有人說,不是人生選擇了你,而是你選擇了人生。
深以為然,人生的選擇權,從來不在別人的手中,而是在你的手上,你想過什麼樣的人生,全憑你自己決定。
觀察了很多女人的一生後,我們會發現:那些聰明,且將生活過得很好的女人,往往活得很“薄情”,既不討好他人,也不干涉對方,一生都在為自己而活。
正如電視劇《粉紅女郎》中,陳好有這樣一段經典的台詞:“痴情的女人得到淚珠,薄情的女人得到珍珠。”
所以,希望每個女人能學著“薄情”些,能得到屬於自己的珍珠,而不是流下晶瑩的淚花。
01 所謂薄情,不是無情,而是自我選擇
人們常常會覺得,薄情的女人,做事很無情,不懂情感,只關心她自己,但其實,她比誰都清醒,看得透徹。
她們懂得,人生很短暫,沒有必要一輩子都圍繞著孩子、家庭而轉,適當為自己做選擇,活出自己的光彩和魅力,才是頭等大事。
正如電視劇《我們的婚姻》中的蔡勝美,她不像其他女人那樣,一輩子就活在廚房,那一畝三分地上。
和丈夫沒了感情,她選擇了和平離婚,後在國外找了男友;
不允許外孫女叫自己外婆,不允許唯一的女兒叫自己媽,在外面一律只能稱呼蔡勝美或者Selina;
在女兒和女婿鬧到要離婚時,她沒有勸和,反倒是讓女兒自己拿主意,還讓她不要將自己活得太累;
她的穿衣氣質,也大大超越了傳統女性的形象,完全是活出了自己的風采,穿出了個人魅力。
或許,這種女人,看起來有些“離經叛道”,但是她知道,自己想要的是什麼,而且願意付出行動,去主動追求。
就像《小王子》中說的:“只有孩子們知道自己在尋找什麼。他們為一個破舊的布娃娃浪費時間,這個布娃娃可重要了,要是有人奪走了它,他們會哭鼻子。”
所以說,活得像個孩子些,任性點,也沒有什麼不好,在外人看來的薄情,不過是你在進行自我選擇,在努力成為你自己,而不是別人所希望中的模樣。
02 所謂薄情,不是無社交,而是有界限
知乎上有個高贊回答,是這麼說的:“薄情的女人,看起來總是孤零零的一個人,毫無社交可言。但卻在她需要幫助時,有人肯主動,這不是社交的話,又是什麼呢?”
的確,在這個時間上,沒有人能夠成為一座孤島,人與人之間,總是這樣或那樣的聯系著,不可避免的,有時需要“麻煩他人”。
薄情的女人,也深知這個道理,但唯一不同的是,她們在麻煩他人時,懂得分寸和界限。
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:
王曉一家住在花園小區裡,前不久,她們對門來了家新鄰居,因為在樓道裡時常會碰見,這一來二回的,也就熟悉了。
過個節日,互送個小水果、一起吃頓飯什麼的,都是常有的事情。
直到那一天,新鄰居敲響了王曉的家門,詢問她們家有沒有拖把,搬來的時候忘買了,剛才孩子將菜湯打翻了,弄得滿地都是,要是不及時清理,後面要多花很多功夫。
正所謂“遠親不如近鄰”,說不定日後,自己也有要對方幫忙的地方,這麼一想,王曉很快從家中拿了拖把,遞給了對方。
結果,還沒一會,對方又敲門,這次借走了一把剪刀。
此後,接連的四五天,對方連續找王曉借了好多的東西,感覺都要把她家給搬空了,更讓人難受的是,對方一件都沒有還回來。
後來,王曉忍不住了,讓對方還回了所有的東西,所有損壞的東西,也讓對方做了補償。
畢竟,誰家的東西,都不是大風刮來的。從那以後,兩家的關系不似之前的和睦,逢年過節也不來往了。
王曉的老公曾對她說:“老婆,我發現你變了,變得有些薄情了。”
王曉嘆了口氣,說:“是啊,經歷了那事,我才知道,薄情點,有時真的挺好的,至少相處有分寸,雙方都不吃虧。”
所謂薄情,不是無社交,而是有界限,能夠明白人與人相處的原則,不去過度消耗彼此,而是在雙方都可以接納的范圍中相處。
03 所謂薄情,不是冷眼示人,而是不討好
網上有人說,薄情的女人,總有些冷眼看人,她們的臉上似乎寫著“生人勿進”的字樣。
但其實,她們不過是不愛討好別人,只願將時間花在自己身上,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。
就像楊絳先生曾說的:“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,到最後才知道,世界是自己的,與他人毫無關系。
如果這讓那些闖進你生命的人無法理解,你也無須執迷不悟。有幸走一程,那就真心交付;不得已分開,也祝各自安好。”
而她和錢鐘書先生的生活,也妥妥地顯示了這個觀點。他們兩人極少參加應酬,平日裡,最喜歡做的事情,不過是躲在書齋裡讀書自娛,寫書自樂。
在外人看來,兩人似乎有些薄情,不懂交際的重要性,但交際真有那麼重要嗎?
與其放低自己的身段,活成別人期許的樣子,類似於張愛玲對胡蘭成的愛,卑微到了塵埃裡,到頭來,還不是被拋棄的命運。
倒不如薄情些,不討好男人,而是做自己的大女主,認真吃好一日三餐,用心過好一年四季。
就像亦舒說:“人生短短數十載,最要緊的是滿足自己,不是討好他人。”
當女人學會滿足自己,不過於討好他人時,她的眼睛裡是有光的,未來也是充滿著希望的。
寫到最後
太宰治說過的一句話:“我討好了所有人,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。”
女人若選擇討好別人,注定過不好這一生,甚至還可能活成自己最不想見到的樣子。
而一個能過好一生的女人,往往很薄情。
她們懂得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,而不是成為被人生選擇的人;
她們懂得保持人際關系中的分寸和距離感,而不是無社交的生活;
她們懂得不討好別人,好好生活,愛自己。
最後,願每一個女人,都能自帶些“薄情”,活得恣意、瀟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