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不是所有的夫妻最終的歸宿就是“分房睡”?依你看,50歲的中年夫妻,該不該分房睡呢?
我是不支持中年夫妻分房睡的,但每對夫妻的情況都不一樣,對某些個例來說,“分房睡”是形式所迫,但一般不打算離婚,不打算分手的夫妻來說,不要輕易分房睡。
關於中年夫妻分房睡的現象,我想起身邊同事林姐的故事。
林姐今年53歲了,據我瞭解,她與丈夫分居兩室已經十幾年了,正所謂白天是“合作夥伴”,晚上就是“室友”。
林姐年輕時候選擇丈夫非常謹慎,她自認為是一個比較有心機的女人,林姐結婚比較晚,她也曾認為能夠跟丈夫白頭偕老,像現在壓馬路的白發夫妻一樣,牽著手,慢悠悠走在回家的路上。
林姐婚姻的轉折點發生在生完孩子坐月子的那段時間。
眾所周知,女人生完孩子由於激素的問題,她們在坐月子期間非常容易情緒不穩,甚至是患上產後抑鬱。
因為生孩子的緣故,林姐當時辭去了工作,家裡的開支都靠丈夫的工資支撐,雖然林姐與婆婆的關系不是很好,但也只能拜託在同一個城市生活的婆婆前來照料,本來平時就不和睦的兩人,如今在一個屋簷下生活,日子又怎麼能安寧?
林姐日常聊天的時候曾經提起過,她說那段時間是她人生最黑暗最難過的時刻,白天因為瑣事跟婆婆拌嘴生氣,晚上盼著丈夫回家能訴訴苦,但那個時候她發現:丈夫不再在意她的情緒了。
能讓她奔潰的事情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,說出來就又變成輕飄飄的一句話,傾聽的人都道:就這?但正在經歷的人卻委屈難言,這種無力的感覺,誰懂?
而丈夫開口也都是不滿,他曾說過:“你有什麼不滿意的?錢不用你操心,養家餬口是我的工作,做飯帶孩子有咱媽幫你,你為什麼每天就知道看別人不順眼?每天就知道埋怨,你誰都埋怨,就是不怨你自己!”
自坐月子開始,林姐就漸漸看不慣丈夫了,晚上她要起床給孩子喂奶,而丈夫卻呼呼大睡,她焦慮暴躁晚上失眠,但丈夫工作回來後不洗澡就躺在床上打呼嚕,林姐厭煩極了,但考慮丈夫辛苦,就乾脆分房睡好了,這下夫妻倆誰也不影響誰。
正所謂“一朝分房睡,從此不夫妻”
林姐與丈夫分開睡之後,從此真的變得不像夫妻倆了,孩子的事情,丈夫一概不瞭解,而丈夫的工資,林姐也不知道具體去向,就算是想要說兩句真心話親近一下彼此,也已經開不了口了。
就我身邊的人來看,有不少中年夫妻還是支持分房睡的,畢竟年紀大了,再也沒有了年輕時的激情,分開睡還可以互不影響,睡眠質量也會提高。
但是中年夫妻分房睡的潛在危害,你瞭解嗎?
01
彼此厭煩,再難融入對方的生活
中年,本來就是“回歸平淡”的一個年齡段,因為大半輩子瑣事的煩擾,夫妻之間出現“厭煩”,也實屬平常。
多少中年夫妻,毀在了“分房睡”?
不少選擇分居的妻子是因為忍受不了丈夫的生活習慣,比如:晚上不洗漱就躺床上睡覺,臭襪子亂扔,睡覺打呼嚕,當你厭倦一個人,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可能成為你遠離他的理由。
婚姻本是一鍋“亂燉”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放平自己的心態,多接納對方的不足,多欣賞對方的優點,雖然不能說能讓婚姻多幸福,最起碼能讓夫妻回歸安寧的生活。
對於夫妻之間“包容”的理解,《安徒生童話》也曾通過一則寓言故事來說明:
在很久之前,有一位善良木訥的老頭,他鬍子花白,與妻子平淡地生活在一個小山村裡,有一天,妻子讓他帶著家裡的一頭牛,去集市上換點“生活用品”。
誰知道老頭先是用牛換了一頭羊,接著又用那頭羊換了一隻雞,最後看到買西紅柿的,酒香給老婆子換點西紅柿回家,總是這老頭一路總是“丟了西瓜撿芝麻”。
最終老頭背著一筐西紅柿回家了,老婆子聽說了這一切並沒有發火,而是笑眯眯地接下丈夫的筐子,誰知一看:西紅柿幾乎全壞了,要是尋常夫妻早就為此吵架了,但老婆子卻突然大笑起來說道:“老頭子真是傻了,不過你也沒有錯,總歸心裡是想著我的”。
由此可見,夫妻之間的“包容”有多重要了。
02
夫妻感情淡漠,婚外情悄然“發生”
中年夫妻的感情危機,不僅僅體現在兩人之間的感情淡漠,而且還體現在“外敵”的侵擾上。
“婚外情”,是危及婚姻的首要禍源,有多少對夫妻維持著表面的和諧,而背地裡早已“有外心”,或許是無可奈何,亦或許是看破不說破,另一半的辛酸,當事人可曾想過?
一面瞞著對方婚外情,一面維持家裡表面的平靜,究其根本,還是不捨得讓家散了。
排除人品因素,細細想來,終究是夫妻感情出現裂痕,讓婚外情有了可乘之機,夫妻之間的事情難分對錯,就是非要說個“黑白”,也是完全沒有意義的。
倘若夫妻之間一有裂痕,就選擇分房睡,選擇逃避,那結果,還能好到哪裡去?
想要抓住一段穩定的婚姻,首先要做的,就是理解與傾聽,做對方生命裡“不可或缺”的那部分。
03
家庭難再溫馨,晚年的“相互依靠”成奢望
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,人一旦過了50歲,什麼激情、新鮮感都成了次要的東西,誰不想要一個知心人,一個溫馨的家呢?
在社會上摸爬滾打,半生操勞過後,總歸是要回歸平靜,“晚年”的養老更是個大問題,兒女再孝順,也總歸會有自己的事業,自己的家庭,作為父母,晚年的“不拖累”就相當於“幫襯”。
退一步講,去兒女家裡養老,你能保證能完全適應他們家庭所有成員嗎?能保證有個輕松安定的晚年嗎?
“老伴兒”本來就是老了做個伴,若是從年輕就開始厭煩彼此,到了晚年,兩人還怎麼“相互依靠”。
放下內心無所謂的攀比和期待,夫妻共同經營家庭,過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最要緊的。
正處在情感淡漠期的中年夫妻,莫要著急“分房睡”,靜下心來看看問題出在哪?婚姻還能不能挽救?
莫讓“分房”,毀了前半生風雨相伴的夫妻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