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輕時,總認為談錢很俗傷感情。人到中年後,才深刻地體會到,不談錢不僅傷感情還傷心傷胃。
人到中年後,老人要贍養、孩子要撫育、日常開支、人情世故、健康危機……樣樣都需要金錢來支撐。
人到中年,兜裡有錢沒錢,真的是會過完全不一樣的人生。
01 有錢內心有底氣,沒錢說話不硬氣
確實如此。
兜裡有錢,腰桿就會挺,身板也能直,自信底氣全有了,走起路來都會鏗鏘有力。
兜裡沒錢,自卑敏感,有心無力、做事瞻前顧後,走路都覺得輕飄飄。
朋友李安今年40歲,在一家中型企業做業務經理,因工作能力強,業績一向突出,年底獎金越來越豐厚。
那天,微信上聊天,他掩飾不住內心的雀躍:“今年我最開心的事情,就是用自己的經濟實力給父母在老家換了一套大房子,有錢真有底氣,還能買來快樂,現在老家親戚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樣了……”
看到這番話,我都能想像出他的眉飛色舞。如今的他有錢後,可謂意氣風發,令人高興。
想起十年前,李安二次創業失敗,欠下外債幾十萬,曾一度消沉絕望,跌倒了人生低谷。
那時,他說:“沒錢真是不硬氣,旁人冷眼相待,親戚也開始瞧不起自己,和妻子也吵鬧不斷,活著好沒意思!”他的絕望,讓我和其他的朋友很擔心他挺不過來了。
還好,有個熟人給他介紹了目前的企業,他從最底層工作做起,一路摸爬滾打,刻苦鑽研業務,一步一個腳印,踏踏實實的做到了經理的位置。
還清了外債,又給老家的父母換了大房子,李安告訴我們說:“這個世界上,99%的煩惱都可以用錢解決,1%解決不了的,是因為你的錢不夠多。”
兜裡有錢,做人處事才硬氣,沒錢,說話辦事沒底氣;有錢,才能贏的尊嚴,沒錢,只能看人臉色。
02 有錢可以享受生活,沒錢只是為了活著
生活中,每個人都嚮往浪漫的“詩與遠方”,也期待往後餘生的良辰美景。可是,沒有“錢財”做鋪墊,一切都是枉然。
因為,塵世間的美好,只能被有錢人所享受,而窮困潦倒的無奈,只能讓沒錢人來承擔。
有個網友張先生分享過他的故事:
張先生年輕時,不求上進,渾渾噩噩,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,賺了點錢,基本吃喝玩樂都揮霍掉了,兩個對象都沒有。
中年後,身邊的朋友同學都闖出了一點名堂,而他一無所獲。這時,他才看到了人和人之間的差距。
可悲的是,有一次,別人給他介紹一個離婚帶孩子的女人,在知道他的情況後,對方毫不留情的說:“你這樣的條件,就別去禍害別人了。”
張先生既羞愧又懊悔,如果年輕時不虛度,也不至於落得如此下場。
兜裡有錢,可以盡情享受生活,保養自己,尋求精神上的舒適。
兜裡沒錢,只能為了活著不停的奔波,透支身體,也沒條件愛惜自己,只能自我慰藉。
03 有錢可以自由選擇,沒錢只能望洋興嘆
這話一點不假。
人到中年,辛苦賺錢,不是說有多愛錢,而是真的需要錢。因為,生活沒有童話,只有現實。
兜裡有錢,就能給自己和家人多一份保障,即便遇到難關,也不至於惶恐焦慮卻無能為力。
兜裡沒錢,只能被生活這個大網束縛住手腳,越收越緊,直至窒息。
前年,我大姑生病住院,需要動手術,手術費得花六萬元。她的兩個子女商量好了,費用各家出一半。
一直勤勉上進,努力賺錢的大表哥,毫不費力地拿出了三萬元,而成天游手好閒,不學無術的二表哥,一分錢也拿不出來,管親戚朋友借,人家也不敢借給他,怕他以後還不起。
為了不耽誤老人動手術,大表哥又拿出3萬元,但是,心裡對二表哥的行為很不齒,也覺得不舒服。
雖然大表哥是家裡老大,多分擔一點也沒什麼,可是老人出院後的後續費用,一直是他在掏錢,表嫂也漸漸有意見,兩個人為這事不少爭論。
看到因為自己拿不出錢,而鬧得雞犬不寧的哥嫂,二表哥非常自責,他懊悔不已,後悔年輕時沒好好賺錢,現在父母需要依靠,他卻分文全無。
深以為然。
兜裡有錢,就能有了最大風險的抵禦能力,有更多的自由選擇,也會為家人提供最大的保障。
兜裡沒錢,只能望洋興嘆,畏手畏腳,無法給對自己以及親人提供安全感。
人活一世,80%的困窘都會用錢來解決,而剩下的20%,可以靠更多的錢來解決。
人到中年,有錢沒錢,真的會過截然不同的人生。
努力賺錢,好好存錢吧,有錢能讓你活得更加自由通透,沒錢只能寸步難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