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這樣一個問題:有哪一個瞬間,對老公徹底失望寒心?
有位妻子的回答令我印象深刻,她說:
心寒的瞬間有很多,為了孩子一忍再忍,可能有一天忍不了了,也就散夥了。
我唯一一次因為工作壓力太大,在他面前抱怨了兩句,他讓我別說了,並說道:知道你工作不容易,誰容易啊,你要是怪我窮,不能賺錢讓你過好日子就直說,不用在我面前裝怨婦。
那是第一次,我覺得和我同床共枕的這個人很陌生,他根本不懂我。
那時孩子剛滿一週歲,婆婆過來幫忙,我白天上班、擠奶,晚上帶著擠好的奶回家,從婆婆手裡接過孩子。陪玩、給孩子洗澡等等,老公從來不插手。
對了,孩子長到一週歲,這期間他連在我忙的時候給我倒杯水都要嘟囔半天,非常不樂意。我只要一說到自己的辛苦,他就指責我矯情,說我的潛台詞是嫌棄他沒有錢。
因為育兒觀念與婆婆起過沖突,因為我讓老公做家務被婆婆指桑罵槐過,被催生二胎我沒答應也被婆婆罵過……婆媳之間的矛盾有很多,最心寒的是老公的態度,一副“事不關己高高掛起”的樣子。
不知道為什麼把婚姻過成了這樣,戀愛時覺得他懂我,結婚後覺得自己看錯了人。
女人的心寒,其實是一瞬間的事。
這位妻子的回答讓人心疼,老公好像透明人,婚姻好像是她和婆婆和孩子的事情,與老公無關。
男人覺得女人矯情、愛抱怨、嫌棄自己窮,說句不好聽的,窮是事實,你要是有錢,老婆也不會白天擠奶晚上背奶。
但是女人一開始不知道男人窮嗎?當然知道,之所以與他組建家庭,是因為愛,而她想要從婚姻裡得到的,不過兩個字——懂得。
02.
這又帶出了另外一個問題——為什麼女生談戀愛時想找一個“懂我”的,結婚後又想要老公“懂我”?
“懂我”的基礎是瞭解
男女在擇偶中的差異性非常明顯。男人可能還沒瞭解女人,就先喜歡上了女人,邊追求邊瞭解,更在意的是征服感;女人選擇和誰在一起,一定是先瞭解再談愛。
電視劇《歡迎光臨》裡,張光正只見了鄭有恩一面,就想追求她。為了她茶不思飯不思,想再次偶遇,混入廣場舞大媽的隊伍裡討好“未來丈母娘”,好不容易認識了,就開始窮追猛打,恨不能做個小跟班。
鄭有恩喜歡什麼?討厭什麼?性格怎麼樣?張光正毫不瞭解,也就不難猜到為什麼頻頻碰壁了。
現實生活中,男女經朋友介紹見了一面,互相感覺良好,但沒有到確定關系的地步。
男人往往覺得,我們條件差不多,在一起很合適,著急想確定關系;女人只會覺得,雖然見面聊得挺好,但想多瞭解再說,不想發展得這麼快。
“懂我”是擁有相似的三觀
相似的三觀意味著,兩個人有著差不多的成長經歷、興趣愛好和對生活的追求,戀愛時能玩到一起,聊到一起,結婚後能為了共同的目標前行,遇到矛盾有效溝通,相處融洽舒服。
相似的三觀裡,“聊得來”很重要,不是在一起時要不停地聊天,而是聊起某些話題時,總能順暢溝通,即使有不理解的地方,也能尊重彼此之間的差異性。
試想一下,每次你聊到某個話題時,伴侶總是因為不理解與你起沖突,你是什麼感受?你會覺得不被懂得,還會覺得你們之間三觀不同。
放在女生身上,也是如此。
“懂我”意味著被理解和重視
女生在感情裡需要的,其實是被理解和重視。
比如:當她遇到諸如工作問題、朋友相處、原生家庭問題等等,想要傾訴的時候,你可以耐心聽她說。而不是粗暴地打斷她,或是覺得她矯情,或是直接給她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對於女人來說,傾訴是減壓的方式之一,並不需要傾聽者給予建議,說出真實感受,得到理解、共鳴、共情和支持,這才是她最需要的。
03.
有些男生不論是戀愛中還是婚姻生活中,喜歡用“我沒錢”堵住女人的嘴。
就像前文提到的那位妻子,傾訴或抱怨兩句,就好像踩到了男人的尾巴,一味鑽牛角尖,不肯理解女人話裡的意思。
這中間的確存在兩性差異,比如:女人情緒低落或是遇到壓力時,容易陷入自己的情緒裡,喜歡大談特談,而男人呢,容易把女人的話語聽成是對自己的指責和抨擊。錯誤地以為,他要為女人的某種感受承擔責任。
我想提醒男人的是:讓女人真正心寒的,從來不是你沒錢,而是你不懂她。
想做到“懂得”並不難,關鍵看你肯不肯換位思考,懂不懂得“不帶情緒的傾聽”。
當女人發牢騷抱怨工作時,男人可以想一想,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,心裡會不會有氣?
你發洩的方式可以是喝酒、運動、打游戲,女人的發洩方式可以是傾訴,既然如此,幹嘛要反唇相譏呢?理解她的處境,就事論事就是對她最大的支持。
當女人向你傾訴感情或婚姻裡的困擾時,同樣需要換位思考,而不是對號入座,她一開口你就想要與之辯駁。
女人需要的並不是男人要做她“肚子裡的蛔蟲”,她一個眼神就得懂她、她一個動作就得猜出她的心思。
她需要的只是,當她傾訴時你能認真傾聽,讓她覺得你真的瞭解她、尊重她,你們之間許多觀點相似,而不是要她事事埋在心裡。
如果女人告訴你她心寒了,請務必想一想,她曾說過什麼,你又是如何消極應對的?你是否設身處地為她著想過?
懂得,是尊重和理解,是積極有效的溝通,是看見她的需求後做出改變。能做到這一點,你的愛情之路只會收獲美滿和幸福。